焦點新聞 - Google 新聞

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


殼牌倉庫 淡水文化新窗口 引文
【蔡啟賓報導】許多人搭捷運來到淡水,一下車往往就直奔「老街」,此時,不妨向後轉,朝老街反方向而行,看見的絕對是不一樣的淡水─「殼牌倉庫」,用洋行古蹟見證,一個農漁小聚落如何蛻變為十九世紀末的知名商港,藉大火記錄日本殖民時的悲、二次大戰的痛,它的存在,保留了人們與淡水河的「親水」關係,未來它更將化身為結合藝文展演、社會教育的淡水文化新窗口。
殼牌倉庫,就位在緊鄰淡水捷運站的鼻頭街二十二號。清代時,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,外商紛紛設立洋行,其中嘉士洋行亦選在淡水的「鼻仔頭」蓋設倉庫,故其原稱「英商嘉士洋行」,不久,其使用權,轉手至專職石油生產與貿易倉儲的殼牌公司經營;殼牌倉庫內不僅建有三座大油槽,更鋪設接通舊淡水火車線的鐵軌,以便運輸油品貨櫃,卻也因堆放、販售這些高揮發性的油品,累積濃重臭味,所以有人也稱它為「臭油棧」。
二次大戰爆發,日本殖民政府認定殼牌倉庫,隸屬敵對的同盟國國家,便強制徵收敵產;一九四四年十月,盟軍轟炸日屬殖民地的台灣北部,倉庫油槽中彈起火,歷經三天三夜才被撲滅,這即是淡水人口耳相傳的「火燒臭油棧」,至此,殼牌倉庫逐漸沒落,餘存備用倉儲的功能;光復後,殼牌倉庫的土地與建築物權,皆從日本落入到台灣的國有財產體系,後來,雖建築物權交還殼牌公司,但土地權的轉移,卻因英政府後來承認中共政權的因素,中途喊停,自此開始的三十餘年間,它就蒙上一層,殼牌母公司─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,積極追討土地產權的訴訟陰影。
直到一九九七年,交通部提出「淡水河北側環河快速道路」計劃,才又讓它受到關注。屬於路堤共構的環快,將在河岸築起高聳堤防,這不僅破壞沿岸生態、截斷人們親近淡水河的機會,更直接衝擊包括殼牌倉庫在內的眾多文化資產,所以「財團法人淡水文化基金會」便籌組「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」,基金會的常務董事兼研究發展總監謝德錫說:「興建環快前會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,此時,我們也發現有四處歷史建築群,位於環快預定的路線上,而殼牌倉庫就在其中。」搶救聯盟便積極向台北縣政府,提出殼牌倉庫的古蹟申請,希望能藉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條款,維繫反對興建環快的立場。
在抵制環快的同時,「社區大學」的概念、散佈,也於台灣境內受到重視,淡水社區大學的主任張建隆表示,當時許多在地民眾覺得倡議興建環快,會為地方利益帶來繁榮,卻忽略文化層面的考量,每次的「搶救行動」僅是短期幫助,但「社區大學」才會是長期的,因而在一九九八年,搶救聯盟內部遂出現了,承辦「淡水社區大學」來履行對文化進行紮根、教育的構想。
二OOO年,殼牌倉庫公告為縣定古蹟後,殼牌集團也將建築物權贈予淡水文化基金會,期許倚重基金會的管理,能確實活化其空間、推展再利用,隔年,基金會進駐,立即推動「永續就業工程計劃」之「咱的鄉土咱來講、咱來顧、咱來教」,將兩百五十位中高齡人士,培育成淡水的文化種子人才,其中設有古蹟組與生態組等,有一半以上的學員,就在殼牌倉庫受訓,例如:古蹟組就是以它為對象,來演練古蹟解說;生態組則順帶進行它週遭自然環境的維護,來達到實作目的。不久,淡水社大也在殼牌倉庫設立,成為在百年古蹟的歷史空間中,進修大學課程的學校,其所開設的「在地文化人才培訓班」,更是專門教授古蹟的解說、修復紀錄與營運。
另外,基金會利用殼牌倉庫的場地,舉辦「淡水文化五月節」、「淡水西洋藝術節」、「台北縣古蹟日」,甚至有「金枝演社」將倉庫的自然空間化為現有劇場,所演出的《觀音山恩仇錄》,台北藝術大學的學生,也曾把畢業展移到此舉行,不過,殼牌倉庫因年久失修,多處磚牆、屋瓦均存危險性,因此,二OO六年七月,殼牌倉庫進入修復工程階段,暫時關閉,約費時兩年後,它將以如同過去一樣、卻更完善無破損的面貌重現。
完成後的配置構想傾向,殼牌倉庫裡的一號倉,成為固定的展演空間,二號倉則挪作淡水社大教學之用,三號倉因較不具歷史價值,將外包給商行經營,提供日後參觀民眾休憩之處;而淡水文化基金會中,長期致力於殼牌倉庫古蹟再利用規劃的謝德錫卻表示:「這些構想只是暫定的,將來還希望能加入更多體驗的元素,讓民眾在進來的這一兩個小時裡,盡情參與專為『殼牌』所設計的遊戲、活動,這是種較輕鬆的古蹟文化教育方式。」
「殼牌倉庫將會是個結合古蹟、生態、遺址的淡水入口意象」謝德錫認真地講著。淡水的古蹟數量約佔台北縣總數的一半,而殼牌倉庫也是淡水二十三個古蹟中,唯一與產業文化有關,其所在位置,更是台北往淡水方向,所經過的首處古蹟,所以修繕完成後,它的確將扮演淡水文化窗口的角色,呈現不同詮釋角度的淡水風情。

1 則留言: